close

最近看了幾本書,都是跟友情很有關的。例如: 童書系列的夏綠蒂的網、還有桃樂絲.庫姆森 Dorothy Koomson 的我的孤兒寶貝。

"My Best Friend's Girl", 這可不是凱特哈德森(Kate Hudson)演的那齣"壞壞惹人愛"的喜劇片哦!(雖然這部許多票選都得到五顆星的喜劇也不錯看,但請容許我以後再討論),而是描述一個女人如何養育逝去摯友與背叛的未婚夫所生小孩的心路歷程。

有人說這是部"學習諒解、學習重新去愛、關懷與認同"的療傷小說,但我卻覺得若是這些情節發生在現實生活裡,那會顯得很殘忍、很不人性,甚至很像台灣許多台製長壽連續劇內容一般的荒誕。

"孩子是無辜的",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會讓我想到日本知名的悲劇小說"冰點"。傷害小孩的人,大多數都聲稱他們不是故意的,許多人會說那是某種移情作用產生的結果。我很佩服女主角朋友的勇氣, 或許人到了那種託孤的時候,甚麼可行的方法都會去試一試吧?

我自己對領養小孩與先生的看法很不同,多年前當我們還沒有小孩時,他曾對我說過,這輩子即使他沒有小孩,他也不會去領養孩子的,因為那不是他的血脈,他很難想像自己可以像親生的一樣照顧他。對他的想法,我其實很驚訝的,因為他自己不就是...然而他對我說,他認為他的繼父非常偉大,她相信他絕對做不到....。而我,則認為小孩就是小孩,養和生是可以分開的,或許是因為以前的工作,讓我飛得太多,看得太多,反而對許多僵化製式的事務變得要求很少吧?

不過,被強迫去接受一個背叛下產生的結果,並且承攬一輩子的責任這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才會認為故事的鋪陳是既殘忍又無情的。

這是我第二次讀庫姆森的書,衝擊性已經不向第一次這麼強了,這樣反而讓我整理出作者寫作風格的脈絡:

首先,女主角一定是黑人,而且是具有魅力,足以讓白人傾心的黑人。

再來,女主角一定要在飽受磨難的過往折磨下,還有異於常人的能耐存活下來,並且經濟獨立。(這點真的很重要!! 女人可以沒有愛情,但一定要有麵包才活得下來!!)

最後,女主角面臨的,一定要是段拋頭顱、灑熱血 、既相愛又不得不分開、賺足所有粉領族與師奶族熱淚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式的愛情。

身為非裔英籍的作者,在書中對種族認同、融合的問題有許多寫實的描述。例如:凱姆琳與泰根在超市遇到的不友善,還有黑人領養白人所受的質疑...等。我想這應該與作者本身的背景與周遭朋友所遇到的對待有關,而我們從女主角處理這些問題的角度與其所面臨的愛情來看,我們隱約可以看到作者對種族問題還是抱著比較樂觀的態度,對於族群融合也存在許多綺麗夢想。

如果說到想哭,這本書絕對可以讓你從頭哭到尾(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感動而只是想哭的話),哭完了,同情完了, 我對有多少人會從書裡得到東西這點有點小小的質疑。或許是因為先看了"晚安,美人"再來看這本書,才會覺得功力還是有差,我建議大家還是先看這本再去看她後續的書,才會有越來越精采的讚嘆哦!!

至於學習原諒這回事,我媽曾經跟我說,當人老時,甚麼都學不動時,唯一能學的一件事就是原諒。從半生不熟的青蘋果邁向紅蘋果的我,最近也正在體悟這個道理中,看著書中女主角對朋友、前男友的原諒,再回頭看看半年前在職場上對我做過某些事的那些所謂的同事們,心裡似乎比較豁達了。

這樣的我,是老了? 還是看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沒礼帽與粉辣筆 的頭像
    沒礼帽與粉辣筆

    重蝕老本的每一天

    沒礼帽與粉辣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