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ime and punishment_.jpg
 

 

終於看完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的「罪與罰」,突然很佩服自己,這種思想類的小說,不是那種高來高去,徐志摩之尊者讀的書嗎? 哈哈,因緣巧合啦 !

心得如下:
1. 俄國小說色彩都很灰暗,人生多黑白,少彩色。有思想,沒夢想,不寫意,光寫實,要積蓄很多正能量才適合讀一本。所以,以前,我哲學讀不好不能怪我,當時我並沒有存夠讓自己不要成為瘋子的本錢哪!

2. 會想起A Beautiful Mind 的John Nash,兩個故事都有心理層面有缺陷的男主角和不離不棄的女主角,然後結局都有好棒棒的美麗人生(雖然Nash與夫人因車禍離世,但電影只有演到好棒棒)

3. 有沒有「罪」這件事很很弔詭,我只能說Crime 是法律訂的,但Punishment是老天給的,懲罰來自於心靈,執行的過程需要時間,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4.要解決人類的社會問題,需要感性多於理性,並不是將問題予以刪除,就可以解決,就像男主角殺了吝嗇的當鋪主人並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另一個問題。

最終,作者似乎相信感化才是王道,只能說即使當時處於晦暗的深淵中,杜斯妥也夫斯基有對人類未來美好世界有憧憬,人,還是得抱著希望跟夢想,才能生存下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沒礼帽與粉辣筆 的頭像
    沒礼帽與粉辣筆

    重蝕老本的每一天

    沒礼帽與粉辣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